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毛桃的根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毛桃的根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桃树的根系有多少?
桃树是浅根系果树,吸收根一般分布在0—40厘米土层内,10—30厘米为最旺盛区。
桃树的根系由骨干根和须根组成。茎部:桃树高约3-8米,树干粗壮、直立,树皮为暗红褐色。叶片:桃树的叶子为长圆披针形、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。花朵:花朵单生,花瓣呈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。果实:果实呈卵形、宽椭圆形或扁圆形,颜色由淡绿白色至橙***。种子:果核表面具纵、横沟纹和孔穴。
桃树的根系有50-60厘米长
桃树为落叶乔木。叶椭圆状披针形,叶缘有粗锯齿,无毛,叶柄长1-2cm。高可达3~10米。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。花通常单生,生于叶开放,直径约2.5-3.5cm,具短梗;萼片5枚,基部合生成短萼筒,无毛。叶柄长7-12mm,
桃树根系有什么特点?
桃树的根的特点是,它的根是由骨干根和须根组成,根的垂直分布受土壤条件影响大,在年生长周期中没有自然休眠,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可一直生长。桃树的根系好氧性强、耐旱忌涝,其根系呼吸旺盛,耗氧量大,对土壤通气性较敏感,适于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
桃树的介绍
桃树高3~8米,叶片长圆披针形、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树冠宽广而平展,树皮暗红褐色,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,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,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,呈卵形、宽椭圆形或扁圆形。
桃树在我国主要经济栽培地区在华北、华东各省,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,花可以观赏,果实多汁,可以生食或制桃脯、罐头等。
桃树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,在年平均气温在8~17℃之间都可以种植的,但是在18~23℃的时候桃树的生长是最好的,如果温度太低的话可能会引起发育不良等情况。
一、桃树根系特点
桃树根系由骨干根和须根组成。粗大的根为骨干根,由主根、侧根构成,主根不明显,侧根发达。须根是根系中最活跃的部位,分为生长根、输导根和吸收根三类。
桃树的根系是吸收水分、矿质营养、合成激素和有机物质的重要器官。表现为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。
二、桃树根系分布
桃树为浅根性树种,根的垂直分布受土壤条件影响大,排水良好的沙壤土,根系主要分布于20~50厘米的土层中。在苏南土壤黏重、排水不良、地下水位高的桃园,根系则主要集中在5~15厘米的浅层土壤。而在西北黄土高原,栽于粉沙壤土上的桃树根系可超过1米。毛桃砧的根系发育好,分布深广;山桃砧须根少,分布较深;寿星桃砧和李砧细根多,直根短,分布浅。
桃树根系好氧性强、耐旱忌涝,适于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过于黏重土壤上的桃树易患流胶病、易徒长。
桃树根系呼吸旺盛,耗氧量大,对土壤通气性较敏感。
维持桃树健康生长的土壤空气含氧量致少应保持在15%以上,含氧量降低到7%~10%时生长较劣,在5%~7%以下时根呈暗褐色,新根发生少,新梢生长亦显著衰弱。
在年周期中,桃树根系无自然休眠现象,只要环境条件适宜,周年生长。
露地栽培,桃根春季生长较早,在0℃以上能顺利地吸收并同化氮素,当地温达5℃左右时即有新根开始生长,在7.2℃时营养物质可向上运输。15~22℃是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。
土温升至26℃以上时,根系生长受到抑制,处于夏季被迫休眠。
一般露地栽培桃树的根系在年周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,第一次在6月到7月中旬,此次生长期长、生长势强、生长量大;第二次在9月下旬后,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9℃左右时,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,但此次生长期短、生长势弱。
桃树根系的耐寒力较弱,在冬季当土温降至-11℃时可发生冻害,而且降温越急,受害越重。
桃树对土壤含盐量很敏感,耐盐力弱。土壤含盐量在0.08%~0.1%时生长正常,达0.2%时即表现盐害——叶尖、叶缘或叶脉变黄、焦枯、落叶以至全株死亡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桃的根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毛桃的根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