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肥城桃品种特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肥城桃品种特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为什么说西施是肥城人?
传说而已
西施(7月19日-卒于前473年),本名施夷光,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(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)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,一般称为西施,后人尊称其“西子”。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”之首。
出身贫寒,自幼随母浣纱江边,故又称“浣纱女”。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,***纳文种“伐吴九术”之四“遗美女以惑其心,而乱其谋”,于苎萝山下得西施、郑旦二人。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,教以歌舞礼仪,饰以罗,教以容步,习于土城,临于都巷。三年学成,使范蠡献于吴王。吴王夫差大悦,筑姑苏台,建馆娃宫,置二女于椒花之房,沉溺酒色,荒于国政,而宠嬖西施尤甚。勾践灭吴后,随范蠡泛五湖而去,不知所终。
西施是肥城人只是传说,肥城地方志记载:在范蠡墓西南有个小坟头是西施墓,西施去世比范蠡晚,据说她不愿玷污范蠡的一世英名,主动要求葬在旁边,与范蠡守望相助。
在泰山西麓,泰安肥城陶山有一座不起眼的坟墓,埋葬的就是被誉为:“治国良臣,兵家奇才,中华商祖的范蠡。
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投奔越王勾践。他与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,卧薪尝胆,励精图治,终于消灭了吴国,使越国称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,范蠡也因此官拜上将军。面对荣华富贵,范蠡清醒地认识到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,难于共安乐,于是功成名就之时,他激流勇退,并劝告文种“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,敌国破,良臣亡”,文种不以为然,结果被越王所杀。而范蠡毅然离开,携美女西施一起来到肥城陶山脚下隐居,改名朱陶公,过起了男商女织的田园生活。
我们都知道,肥城有著名的肥城桃,以个大味美著称。关于肥城桃还有着一个与范蠡西施有关的传说。传说范蠡西施是南方人,到了陶山之后水土不服,西施浑身没劲,脸上皱纹越来越多,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人提着一篮子桃子来了,并让西施吃了一个桃,西施吃完桃子就感觉有了精神,连吃几天以后脸上的皱纹也没了,范蠡一看这是仙桃呀!从那以后范蠡就组织附近的人们开始种桃树。据说肥城的桃树数陶山这里的最好吃。
桃种类分为几类?
桃品种类型的划分根据品种本身的特性和应用目的不同有多种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(1)根据地方品种的生态型对品种进行划分 有北方品种群、南方品种群和西北品种群,其中北方品种群的典型代表品种有肥城桃和深州蜜桃,南方品种群有白花水蜜、奉化蟠桃,西北品种群的代表是黄甘桃。目前,生产中的栽培品种溶入了多种来源的基因,很难划分生态品种群,但总的来说偏向南方品种群。
(2)根据实用的目的、果实或花类型,综合将桃进行划分 普通桃、油桃、蟠桃、加工桃、砧木和观赏桃6个品种群。
(3)根据果实性状再进行细分 如根据果实成熟期,可以划分为极早熟(从开花至果实成熟的天数,即果实发育期在65天)、早熟(果实发育期65~90天)、中熟(果实发育期91~120天)、晚熟(果实发育期121~150天)和极晚熟(果实发育期150天以上);按照果实果肉颜色分为白肉、黄肉和红肉;根据肉质分为溶质(又分为软溶质和硬溶质)、不溶质以及硬肉等。在实际应用中,往往综合概括一个品种,例如曙光为极早熟、黄肉、硬溶质油桃品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肥城桃品种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肥城桃品种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