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桃树舂季修剪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桃树舂季修剪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桃树什么时候控旺?
桃树是一种生长旺盛的树种,适时控旺有利于光合作用,有利于营养积累,花芽分化,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果实膨大。
桃树控旺要"控早控小"当新梢长到3一5厘米时,喷第一次多效唑,浓度为200倍液,等长到10厘米时,喷第二次多效唑,浓度为150一200倍液。用氨基酸控旺和用多效唑基本相同,新稍长到3一5厘米时用50倍的氨基酸水溶液控旺,新梢长到10厘米时用40一30倍氨基酸水溶液控旺。
旺长的桃树有两个时间段控制。1、可以在春季花芽膨大期进行泥土施药。泥土施药量怎样调整,第一年效果明显,以后递减。第二年要根据桃树生长发育情况来判别,第一年施药后桃树形成的中、长枝占总枝量的30%左右,抽生少量二次枝,说明施药量恰当,这样第二年施药量要调整比第一年施药量少一半左右,反之可适当把比例调高一点。2、生长中庸偏弱的桃树可以8月份左右在树叶上喷施500~1000克的多效唑,提高花芽品质,施药是应注意1~2年生幼小和生长弱的树不易施药。以上是小编给您最好的解答。
桃树控旺,很多人都迷信多效唑。不同长势的桃树,使用多效唑就像“救火”一样。火势太大,就要用很多水,火势小,一点点水就能扑灭。在实际生产中,同一个桃园,树势都会有区别,有的树势强,有的树势弱,在使用多效唑进行调控时容易因施用不当造成经济损失。因此,宏祥顺商贸提醒广大桃农,做好桃树肥水调控远胜于使用多效唑。
桃树生长迅速,产量高,只有在良好的营养基础上,才能促进枝叶的正常生长,形成饱满的花芽,为下一年的优质高产奠定基础。所以,每年除了在秋末冬初施一次肥,生长期还要进行两次追肥和叶面喷肥。盛果期大树适当增加施肥量。
桃树新梢旺长难以控制,第一种可能是氮肥施用量过大。有的果农在萌芽前追施尿素,在果实膨大期继续追施高氮复合肥,这是导致旺长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还有的果农氮肥用量虽然不大,但树体密闭,只是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失调,旺长现象也严重。桃树旺长难以控制,第二种可能是浇水过多。无水不长树,浇水量越大,旺长越严重。总之,通过科学施肥浇水控制桃树旺长,比单纯使用多效唑要好。
施药时间 旺长桃树可在春季花芽膨大期进行泥土施药,早施早发挥药效,以节制新梢生长,提高坐果率。生长中庸的桃树,在谢花后新梢茂盛生长期(新梢生长长20厘米左右)施药,以控其2次枝的发生和生长。生长中庸偏弱的桃树可于8月份在树上喷施500—1000毫克/千克的多效唑,以提高花芽品质。施药时应留意,1—2年生的幼树和生长弱的树不宜施药。
施药量 施药量主要依据树龄大小,树势强弱、树冠大小、品种品种等因素而判别。旺树、大树应多施,反之则少施,晚黄金、黄露等品种的黄肉桃通常应比上海水蜜、大久保等品种的南方水蜜桃少用药10—20%。第一次施药,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0。50—1克(指含有效成分15%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商品量)。
泥土施药后延续3年都有显然的效果,第一年效果最显然,以后递减。第二年怎样施药,要依据桃树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来判别:第一年施药后,桃树形成的中、长果枝占总枝量的30%左右,抽生少量的二次枝。说明施药量恰当,下一年施药量为上一年施药量的50%左右;如果桃树上抽生的中长果枝占比例大,又抽生了较多、较旺的二次枝,说明上一年施药偏少,下一年的施药量应为上一年施药量的60%以上;如果抽生的结果枝多是短果枝、花束状果枝,中、长果枝弱而下垂,说明施药量过大,下一年应不施或少施药。施药量过大,会对桃树抑制生长过重,要及早发现,并及时喷50毫克/千克的赤霉素,以下降其抑制造用。
施药方法 经多数专家实践证实,泥土施用多效唑效果最好。其方法是在树冠投影的外缘内侧,挖深10厘米、宽30—50厘米的环状沟,把药剂用水稀释成1000—2000倍的药液,再把配好的药液均匀地洒在环状沟中,水渗下后覆土。施药进程中要不停地搅拌配好的药液,以避免积淀,造成施药不匀,影响施后效果。也可按上述方法开挖环状沟,将药粉用细土拌匀,均匀地撒在沟中,用锨、镢拌匀,覆土落伍行浇水。
施药后的管理 桃树施用多效唑后,形成花芽增加,坐果率提高,产量增长。因此,要加强土、肥、水管理,以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。冬季修剪时要调节花量,恰当加重短截,疏除过密、过弱的短果枝、花束状果枝。坐果后要进行疏果、调整结果量,以防结果过多,影响果实品格,减弱树势,加速桃树的苍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桃树舂季修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桃树舂季修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